【AI创作】铺天盖地的某招聘软件广告,意味着什么?

最近一段时间,发现各大小区门口、公交站和地铁站,某招聘软件的广告突然开始无处不在。一个在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中能够逆势盈利的企业,突然铺天盖地贴广告,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?我让ChatGPT进行辅助推理,再结合自己看法进行修改,写了一篇分析文章。

声明

本文从微观现象进行推理,未参考实际用户数据和财报,因此不能代表实际情况,更不能作为投资建议。

广告过度投放往往是焦虑的表现

在商业竞争中,企业广告投放的节奏和力度往往反映其市场状况。健康增长期的企业,通常会选择精准投放广告,以此提高用户转化率。而一旦企业面临增长困境,常见的策略便是通过大规模广告投放来拉动流量。这种现象在互联网行业并不鲜见,例如当年ofo和摩拜单车在竞争白热化阶段,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到处制作广告,甚至重金邀请一系列明星代言,还与小黄人IP联动,最终却因资金链断裂而走向衰败。

最近该招聘软件的广告密度显著增加,可能说明它已经遇到了增长瓶颈,试图通过大规模曝光吸引新用户和新企业主加入。然而,这种策略往往短期见效,长期来看如果无法提高用户留存率和商业变现能力,可能会导致资金压力加剧。

广告投放位置的变化传递了不安的信号

过去该招聘软件的广告并不常见,即便有,也是地铁、写字楼电梯间等白领人群密集的地方,这些地方正是招聘市场的核心战场。然而,如今在各大小区门口、居民楼电梯间等更偏向生活场景的区域,也能看到大量该招聘软件的广告。这说明它的目标群体已经开始下沉,向更广泛的求职人群拓展。

这一策略看似是市场扩张,但从过往经验来看,这也可能是一种自救行为。当企业发现原有高价值用户增长放缓时,通常会选择向下沉市场进军,以弥补流量缺口。然而,大型企业往往有自己的招聘渠道,而该招聘软件的用户,无论是求职者,还是招聘者,它们对品牌忠诚度低,客单价低,相比于大中企业来说变现能力弱,导致企业的单位获客成本提高。这种战略调整,很可能是该招聘软件面临核心市场疲软的一个信号。

疯狂营销可能掩盖的是用户增长放缓甚至流失

2022年底疫情放开后,中国经济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反弹,而是开始出现通货紧缩现象,各行业投资减少,失业问题加剧,寻找工作的需求越来越高,而该招聘软件也从2022年开始由亏损转向盈利,2023、2024两年净利润迅速增长。如果该招聘软件的用户增长数据仍然强劲,理论上它并不需要如此大规模地铺设广告。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通常遵循“用户增长——广告投放——盈利变现”的路径,一旦市场红利见顶,增长放缓,企业往往会加大营销力度来维持表面繁荣。例如,当年的P2P行业在面临用户流失时,很多平台也选择了疯狂投放广告,但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崩盘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招聘APP本质上是一个中介行业,必须依托其他行业才能运转,不能独立运作,也不可能无限扩张。如果其他行业开始萎靡,招聘需求就会迅速下滑,而求职者的付费意愿又远远比不上招聘者的付费意愿。换句话说,该招聘软件如果在红利期未能构筑起强大的护城河,仅靠广告拉新的模式并不可持续。

总结:不看数据,也能通过现象推测趋势

虽然没有具体的用户数据,但从该招聘软件广告铺天盖地、投放范围从核心白领市场下沉到普通居民区、市场推广成本不断上升等现象来看,我们可以合理推测,该招聘软件或许已经进入了增长放缓阶段,甚至可能正在走下坡路。未来,它若不能提升产品体验,提高用户留存率,单靠广告攻势并不能扭转颓势,反而可能加速消耗资金,陷入更大的经营危机。

这一现象再次提醒我们,在商业分析中,数据固然重要,但观察企业的市场动作和策略调整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测其发展趋势。